持卡人“看得到的”银行收入
所谓“看得到的”指的就是持卡人真金白银给银行的收入,当中最高的要数利息收入。大家可以想象,如果所有卡友使用信用卡时,全部当天消费,第二天还款。那么银行就傻了,因为,没人逾期它还赚谁钱?所以银行有一个控制不良贷款率的部门来控制这部分风险,让不良贷款率在一定范围内,有效的提高卡均收入。
此外,持卡人“看得见的”银行收入还有:中间业务收入,以及年费收入两部分。这两部分都没有利息收入给银行的甜头大。下图中详细列出了信用卡业务的收入和成本结构。
戳图片可看大图
持卡人“看不到的”银行收入
接下来才是本文的重点,小编为大家详解银行的“诡计”。
银行“利用信用卡激活现金流赚钱”。银行是特殊行业,它的商品是货币,银行需要“卖”出货币来赚钱,信用卡就可以帮银行把货币“卖”出去。而且“卖”出货币的同时银行也会获得现金:假如客户需要30天来还这笔钱,当客户使用信用卡中的额度消费时,银行给客户的“授信”就变成了客户欠银行的“债务”。也就是说在银行眼里这笔钱就被“盘活”了。30天内银行可以用这笔钱去做其他业务赚钱,因为这是客户欠银行的钱。所以用户眼里的“免息期”在银行眼里可不是“免息”的。
除此之外银行还利用“心理账户”赚钱。经济学中,根据消费者生命周期不同的消费来源以及形式,把资产分为三个心理账户:现期可花费的现金收入账户,现期资产账户和未来收入账户。信用卡的作用就是把“未来收入账户”变成现在的消费。这就能解释为什么银行会给没有收入的大学生发信用卡: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,而且甚至没有个人信用的意识,很容易造成逾期。不过,大学生群体作为以后的主要劳动力,未来具有很强的还款能力。所以银行为他们发卡长期来看是赚钱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