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你了解了这首诗背后的故事,并真正读懂了此诗,就会更加明白,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与这首诗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这首诗就是“诗骨”陈子昂的《登幽州台歌》。
陈子昂原本是个纨绔子弟,从小只喜欢舞刀弄枪。直到18岁才想要好好读书,“浪子回头金不换”,他只用了三年时间,便读完了别人十几年要读的书。
他有着天赋异禀的才华,更有着匡扶天下的抱负。当权者武则天赏识他,但并没有真正重用他。他满腔的才华只能在诗词之中挥洒,在政治上始终是个边缘人。
武则天称帝第六年,契丹李尽忠叛乱,陈子昂被任命为幕府参谋,随武则天的侄子武攸宜前去平叛。
武攸宜胆小无谋,被契丹人步步进逼。陈子昂看不下去了,自告奋勇要带兵上阵。武攸宜不仅不听,还觉得陈子昂是在羞辱自己,直接把他降为军曹。
苦闷失意的陈子昂登上了幽州台。
幽州台也称招贤台,是当初燕国国君招贤纳士的地方。如今,陈子昂来到这个地方,却是满心的不得志啊!
他曾经是那个鲜衣怒马的少年,是那个名震长安的才子,可随着年龄的增长,他越来越发现自己的无能为力。他纵然有着气冲云霄的才华,也无法扭转时代的乱局,甚至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此刻,他感到偌大的天地间,自己如此的渺小孤独。他只能站在幽台上凄切地长啸,悲戚地慨叹:
前不见古人,
后不见来者。
念天地之悠悠,
独怆然而涕下!
这是对怀才不遇、壮志未酬的一声叹息,更是洞悉人生命运之后,心中油然而生的一种悲怆!
天地悠悠,人生匆匆,宇宙何其浩瀚,你我何其渺小!我们每个人不都是人世间的匆匆过客吗?往前,看不清来路;往后,看不到归途,剩下的,只有满心的孤寂。
人到中年的陈子昂,像极了每一个孤独奋斗的灵魂:无力,无奈,无助,却又带着不甘心和不屈服。
纵然万般不甘不屈又能如何?他最终也没有逃过命运的残酷:他被人罗织罪名,含冤入狱,最后惨死狱中,年仅42岁。
从骑马仗剑的纨绔但奋发图强的书生;从默默无闻的乡下考生到名满京城的“千金郎”;从抑郁不得志的官场生涯到归家著书的淡泊生活,回看陈子昂的一生,他受挫却从不屈服,孤独却从不妥协,纵然生命短暂,却十分绚烂。
政坛拒绝了陈子昂,但诗坛永远记住了他——“诗骨”陈子昂。“诗魔”、“诗王”白居易赞他:“杜甫陈子昂,才名括天地。”“文章巨公”韩愈也称赞他:“国朝盛文章,子昂始高滔。”
仅一首《登幽州台歌》就足以让他永远闪耀在大唐诗歌的星图,也让世人永远记住了他那耀眼的孤寂。